复兴号动车组列车,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,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。
英文代号为CR,列车水平高于CRH系列。三个级别为CR400/300/200,数字表示最高时速,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、250和160,适应于高速铁路(高铁)、快速铁路 (快铁)、城际铁路(城铁)。早期的两个型号是蓝海豚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。复兴号CR400系列是上档时速400公里、标准时速350公里。
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,总能耗下降了10%。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,能耗大概增加20%-30%。因为京沪高铁客流量占中国高铁客流量的六分之一以上,沿线经济能力强和需求强,所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沪高铁逐步恢复350时速,其它线路则视条件而定 。
2018年7月1日起,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,16辆长编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。 8月1日,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更换为“复兴号”。
2017年6月25日,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“复兴号”,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。
2017年8月21日起,京津冀地区开行22.5对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;
2017年9月21日,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,在部分线路增开客货列车。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,我国再次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。
2017年12月28日起,往返于广州南站和兰州西站的G96/G97次列车、G834/G831次列车,南京南站和南宁东站的G1503次列车、G1504次列车,北京南站和沈阳站的G219次列车、G220次列车,北京西站和成都东站的G89次列车、G90次列车由CR400BF担当。
2018年2月16日起,往返于重庆北站和深圳北站的G1314/G1311次列车、G1312/G1313次列车由CR400AF担当。“复兴号”的运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我国中西部地区。
2018年4月10日起,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。运行图调整后,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开行数量增加,货运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北京始发新增复兴号列车39对,其中,京沪高铁新增8对,京津城际新增31对,调整2对,北京复兴号列车共计达到81.5对。至此,京津城际也成为全国开行复兴号列车最密集的高铁线路。新图实施后,北京南站京津城际方向复兴号列车达到64.5对,约占京津城际图定列车90.5对的71%,更多的旅客能够享受“复兴号”高速列车的优质服务。
2018年7月1日起,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,16辆长编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。
调图后,全国铁路“复兴号”动车组日开行数量将由现在的114.5对增加到170.5对,可通达23个直辖市、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。
2018年6月26日,“复兴号”动车组上线运营满1周年,累计发送旅客4130万人次。
2018年7月1日,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最长高铁列车——16辆长编组“复兴号”正式上线运营。
2018年8月1日,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更换为“复兴号”。
2018年8月8日,京津城际铁路实施新运行图,所属京津城际铁路‘’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恢复时速每小时350公里。
新一代标准高速动车组“复兴号”是中国自主研发、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,它集成了大量现代高新技术,牵引、制动、网络、转向架、轮轴等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,是中国科技创新又一重大成果。
其发展历程是:
2004年,中国引进德国、日本等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,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,生产出了“和谐号”系列高速动车组,在较短的时间里满足了百姓出行的需要。然而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“和谐号”车型,由于标准不统一,不能互联互通,难以互为备用,提高了运营和维修成本。
2012年,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,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,中车所属企业设计制造,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。
2016年7月,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 420 公里交会及重联运行试验;
2017年6月25日,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“复兴号”。
2017年6月26日,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“复兴号”双向首发。
2017年9月21日,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,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恢复350公里时速运营,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。
目前,包括智能型在內的多型复兴号高速列车奔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